新闻中心News center
新闻内容
当前位置:首页-新闻中心-新闻内容

江堤变花草绿地,大源生态修复模块让湘江东岸首只绿色“大雁”惊艳露脸
信息来源:本站 阅读数:1897
连日来,湘江东岸华泽钱江苑居民赵大妈致电《衡阳晚报》热线8611110报料“新发现”,分享她幸福的喜悦:灰色硬质江堤转眼间变成了花草茂盛芬香四溢的“绿堤”,从此往后,她可以牵着孙女的手,到绿油油的江堤旁闻香观景,看花开花落了。
今日下午,在湘江东路338号市七中江段附近,站在堤岸边,记者远远看见,长约120米的水泥混凝土江堤被各式各样的鲜花绿草覆盖,花香四溢;由红花檵木以及金森女贞编织而成振翅欲飞的“大雁”,耀眼夺目,亲水平台上新建的仿塑木座凳,为市民游人提供了歇憩的好去处。
施工方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由于硬质河堤缺乏植物生长所需土壤条件,缺少土壤保水能力,且湘江洪水季节水位变化大,传统的生态修复工艺和园林施工技术无法满足花草生长的需求,此次硬质河道岸线生态环境改造与修复项目,巧妙地利用了生态修复模块技术,生态修复模块充分结合了土壤学、植物学等多学科在生态修复中的特点,能像海绵一样吸收水分,并缓慢释放,通过优化工艺,确保绿草常青,四季花开。
“‘绿堤’上混播了暖季型及冷季型草籽,冬天,红色石竹及金盏菊便会露出笑脸。”市园林局总工程师肖伟生介绍说,由红花檵木以及金森女贞编织而成的“大雁”,会随着季节的变化,“大雁”会变色“出彩”,这处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花开吐香“绿堤”,系我市“城市双修”河堤边坡绿化植被生态修复的示范段,是生态修复、城市修补治理“城市病”的重要内容,采取了草籽、野花混播技术,一年四季花开飘香,绿草常青。专家希望,市民游人善待花草“绿堤”,文明出游休闲。